聊一聊油气回收装置的技术经济问题,速来围观!
大量油气的挥发,不仅会导致能源的浪费、环境的污染、工作人员健康的损害,同时还会给企业正常生产带来安全隐患,所以,采用油气回收装置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,更重要的是可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。就现阶段而言,比较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附法、溶剂吸收法、膜分离法和冷凝法等几种。下面本章就来详细讨论下近年来油气回收装置使用的技术经济问题。
目前国内的油库有部分已经安装了油气回收装置,但相当一部分只是“摆设”,没有投入运行或仅仅在环保部门检查时才勉强运转。其原因主要是运转费用高,回收的汽油仍不能抵消运转和维修成本,因此企业缺乏正常运转的动力,这样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,也给企业增加了压力。
油气回收装置不能正常运行,主要是能耗太高。以能耗较低,技术上成熟的活性炭吸附法为例,一套设计处理量为500m3/h的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装置启动后能耗为80kW·h,若按人民币1kW·h为1元计算,仅电耗就为1920元/天,全年约为人民币70万元,应至少回收汽油140t才能达到能耗的盈亏平衡点。若按每1m3油气能回收0.8kg汽油计算,那么油库的汽油发油量至少应为17.5kt,也就是说大约汽油的年发油量在20万t以上的油库,回收的汽油可以在经济上达到运转的盈亏平衡点。若选用能耗较高的回收方法,如冷凝法、膜分离法,盈亏平衡点还要提高。
油气回收和其他节能减排的环保治理措施一样,须考虑到它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。凡是在经济上不合理的措施,其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不合理的。因为能源的取得是以排放CO2为前提的,从局部来看可能减少了排污,但从整体上来看,可能这种治理措施不是减少了CO2的排放,而是增加了CO2的排放。
若考虑到投资一套设计处理量为500m3/h的活性炭吸附油气回收装置,以基建投资约为人
民币400万元(其中设备费用约人民币300万元,土建和其他费用约人民币100万元)计算,其设备折旧按10年计算,则每年应分摊的折旧费为40万,再加上人工费、管理费、维修费10万,其总共的运转费用大约应在人民币120万元,按此基数计算,盈亏平衡点应为汽油年发油量30万t,更不用说投资回收期了。
按上述原则计算,若油库的汽油年发油量达到25万t~30万t以上,建立油气回收装置是合理的,至少可以抵消运转成本和达到运转的盈亏平衡点,若汽油年发油量达到50万t时,可以有盈利,它的投资回收期大约为5年。【具体可参考《如无油气回收系统,加油站将会浪费多少汽油?万万没想到!》的相关内容】
从技术问题的角度出发,我们认为当前对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应着重于降低运转能耗,特别是空载时间,因为油库发油量是不均衡的,若在技术上能突破这一不平衡,就能有效地节约能源,进而对推广油气回收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实质性的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