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这一篇,轻松攻克油气回收治理方案选择难题
由于成品油中的轻质油具有容易蒸发的特性,故而在实际储存、运输的过程中会不免出现油气挥发的现象,严重时将对周边环境质量和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,为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,这时就需要运用油气回收技术来进行处理。根据油气挥发的特点,建议优先选用冷凝+变压吸附的组合工艺的综合处理方案,下面就常见油气回收处理方法进行简单比较,并对治理方案的选择问题提几点建议。
(一)常见处理方法比较
油气回收是在成品油储、运、销环节,对汽油等轻质油蒸发的油气采取的回收利用和治理污染措施。目前实际中采用的油气回收的技术主要包括吸收法、吸附法、冷凝法和膜分离法。吸收法——根据混合油气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,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。该法回收率低,排放很难达标,现在已经很少单独使用。
吸附法——利用活性炭或者其它孔隙率较大的物质作为吸附剂,由此达到使油气与空气分离的目的。由于填装技术、解吸技术以及活性炭本身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,活性炭使用寿命短。同时,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转动设备比较多,炭床需要进行频繁解吸,因此维修量大。当环境湿度过大时,其吸附能力会有所降低。
冷凝法——利用冷凝剂通过热交换器冷凝油气,大部分油蒸气会被冷凝成液态,而空气则可以通过通风口被排出,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。此法工艺简单、安全性能好、造价相对低廉、占地面积小、维护容易、运行费用小,回收的烃类液态不含杂质。
膜分离法——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对烃类有优先透过性的特点,让油气和空气混合气在特定压力的推动下,使油气分子优先透过高分子膜,而空气组分则被截留排放,富集的油气传输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。优点是技术优良,工艺相对简单;排放浓度低,回收率高。此法操作简单,适用范围广,不存在环境二次污染,但能耗高、价格高、投资大,经济性不高。
(二)治理方案确定
针对油库、罐区油气挥发风量小,浓度高等特点,冷凝回收是比较适合的工艺路线。考虑到环保达标、经济等各方面要求,优先选用冷凝+变压吸附的油气回收组合工艺。原因如下:
降低能耗——单纯冷凝方法要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,需要深低温冷凝温度才能液化达标,同时也要对混合组分中的大量空气降低温度,这些需要降低的深低温配置在整机的能耗却接近30%。吸附法的主要作用是将低浓度油气或苯气富集为高浓度,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尾气排放浓度。缺点是不能直接使油气或苯产生相变,不能得到液化的回收物,需要二次工艺,以及吸附热效应有安全隐患、直接吸附高浓度油气时活性炭用量大、吸附罐体积庞大、装置占地面积大,等等。两种工艺组合,整机能耗明显降低。
增强安全——油气或苯气冷凝至-70℃之后,余气为低温的空气和低浓度油气,采用吸附罐富集,能够改善吸附工况。活性炭吸附冷凝后剩余的低浓度油气,拦截余气中的碳氢化合物,空气排放。吸附罐的吸附剂(活性炭)吸附饱和之后,进行抽真空脱附,将富集提浓的油气输送到前端再次冷凝液化处理,低温下富集处理油气或苯气更安全。
减小吸附罐体积和活性碳用量——冷凝之后的低温空气和低浓度油气或苯气中烃类物质含量减少,采用吸附方法富集时,所需吸附剂用量相应减少。与直接吸附高温高浓度油气或苯气的吸附装置相比,吸附罐体积不但大大缩小,而且改善了吸附工况,有利于克服吸附热温升、延长活性炭寿命。【具体可参考《一次说清楚,成品油油库油气回收处理技术是怎样的?》的相关内容】
相关应用实践结果表明,选择使用冷凝+变压吸附的组合油气回收工艺的综合处理方案,不仅能够达到减少油气挥发、保护环境、节约资源的目的,而且还能够保障加油站、油库等油品集中地的运营安全,如能够大范围普及推广,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